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景美女中試教沒學到的事:致陳超明教授

史老師好一陣子沒新文章上傳了。


前天,我終於被我的研究團隊J老師唸了:「你這樣不行,這樣blog造訪人數都停滯不前。這樣真的不行。」

所以,我要挑一個比較容易下手(出口)的議題來談囉?

好,那我就挑時事吧來談一下吧!這是6/8自由時報的新聞,我先原文引述:(原文請點: 這裡)

---------------------------------------

教育大小聲/考太多沒幫助 老師應親自出題


教育部籌設教育研究院,將先對國內學校考試進行改革,家中有高中生的政大英文系教授陳超明,到景美女中試教英文一個月後,以老師同時是家長的身分指出,現在高中生大考、小考一堆,片段式考試和教學,對學生一點幫助都沒有,負擔反而更重。陳超明建議,學校考試不要太多,且學生使用的測驗卷,老師應該自己出。

他說,自己的小孩在段考前,早上七點半到學校就開始考,午休時間也在考試,回家還要準備隔天的考試,半夜才能睡覺,讓他相當心疼。

試教高中英文 了解學生困境

他認為,若老師上過一堂或兩堂課就考試,這只是片段的知識,只是考一些支離破碎的記憶知識,不是很合理。評量是多元化,讓學生知道有沒有學好、學會,上課的互動、諮詢,包括作業撰寫、口語問答等都是屬於評量的一部分,不是只有考試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要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培養邏輯思考能力。

當初去景美女中教書是想了解高中教學的困境,然後想把自己的一些理想放進去,陳超明發現,現在高中學生的程度其實都不錯,只是過多的考試已經開始歪曲教學體質,造成考試引導教學。

陳超明說,很多老師認為學生不考試就不會唸書,把學生當作考試的機器,很多學生越考越差,就越沒自信心,最後乾脆放棄。他認為,考試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的能力,「現在學生英文考試全部都會寫,但要學生講一句英文,卻講不出來。」

此外,他跟許多家長聊起小孩在學校考試的問題,發現家長們都認為學校的考試太多,而且都是使用書商的測驗卷,書商的測驗卷題目支離破碎且錯誤連篇。

陳超明說:「每個老師的教學方法都不同,為什麼可以統一用測驗卷的題目來考試?所以老師考試,應該要自己出題,而不是讓測驗卷在校園橫行。」

-----------------------------------------------

首先,史老師得先說,我贊同陳教授所說的「老師考試,應該要自己出題」。我非常贊同。啊?那這篇文章寫到這就可以收工啦?

當然不是。假定這篇報導內容全部正確,陳超明老師的論點,我內心深處能完全贊同的,大概只有那句「老師考試,應該要自己出題」。

我知道寫到這裡,我的研究團隊J老師一定會說:「史考特,你這樣寫真的很沒梗吔,一點都不吸引人想要看。」

呃,那我這麼說吧:「陳超明教授,你對當前高中英文教學現況的看法是偏頗錯誤的!你在景美女中的試教是白去了!」

J老師,滿意了嗎?有梗了吧。

當然,史老師會這麼(有梗的)說,一定有他的理由。



了解學生困境?

首先,我們來瞧瞧陳超明教授的發現:「現在高中學生的程度其實都不錯,只是過多的考試已經開始歪曲教學體質,造成考試引導教學。」

看完陳教授的發現,大家不知道有沒有聞到什麼味道?

什麼味道?

就「朱門酒肉臭」啊!

陳教授,你確定你去景美女中是去「了解學生困境」?我想,光那句「現在高中學生的程度其實都不錯」這句我就可以嘔半天了。

朱門的酒肉真的是太臭了!

陳教授,你該聽說過那個:兩端各自集中,中間莫名其妙全失踪的「雙峰現象」吧!?而且,尾巴那端還真的是很大喔!以我在教育現場看到的,現在高中英文教育真正要面臨的問題,不是「高中學生程度都不錯」。高中學生程度都不錯,那是在景美女中「取樣」的結果。

陳教授是在這樣的取樣下說出這句:「現在高中生大考、小考一堆,片段式考試和教學,對學生一點幫助都沒有,負擔反而更重。」

那現實的高中英文教學環境是?

我得說:陳教授,歡迎你來「非台北市核心地帶」試教看看,上上基測英文平均40分(滿分60分)左右的班,相信我,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單字拼字七零八落(形似又不似,貌合又神離(!?)),更是搞不清楚現在完成式在搞什麼,被動的句子是怎麼回事。而這些基本的國中英文概念,直接影響到高中英文的學習。

因此,史老師面對這樣的學生,多多少少得考點英文單字聽寫;這,大概就是陳教授所謂的上個一兩節課就考試的「片段式的記憶」吧?!

是嗎?不不不,陳教授也考了聽寫了喔!差別在於:學生還得會造句呢!這才是傳說中的「不片段吧」!(詳細新聞,請看 這裡)

史老師的學生光聽寫就不太行了。造句?我先投降~~史老師還想多活幾年,改學生的造句......會改到靈魂出竅吧!

那,來考個有水準的文意字彙吧!

我想陳教授沒感受過學生在填文意字彙時,玩「字頭字尾猜猜樂」的歡欣氣氛吧!學生連傳說中比較低層次的聽寫都做不來的時候,我想,什麼高深的測驗卷(不論是老師自己命題,還是「團購」的)也就別提了。

我真的對「現在高中學生的程度其實都不錯」,很有意見。取樣錯誤,以偏概全。這,絕對不是高中的真實現況。

景美女中沒有錯,錯的是陳教授他把景美女中教學的心得,誤以為是全國高中生英文學習的問題。

史老師只好以大禮相贈:看吧~96年第一次基測的雙峰圖!(97、98年的新聞稿只說英文的雙峰和往年一樣,但沒再附圖了)

現在可是廣設高中呢!這,就是傳說中的高中學生程度都不錯!

圖下方有連結,感興趣的人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基測中心的說法。(看完說法,嗯,真的讓我想接下一句:路有凍死骨。這個問題,有機會再談)



資料來源: http://www.bctest.ntnu.edu.tw/flying/flying41-50/flying49-3.html

陳超明教授,你想在景美女中看到雙峰另一端的學生是不可能的。當然,在景美女中你同樣也是看不到中(以及後)段高中學生的真正程度!



多元化評量的現實面

陳教授的評論還有這句:「評量是多元化,讓學生知道有沒有學好、學會,上課的互動、諮詢,包括作業撰寫、口語問答等都是屬於評量的一部分,不是只有考試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要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培養邏輯思考能力。」

是的,紙筆測驗只是多元評量中的其中「一元」而已。真要做起多元評量是很完美的。

我們先撇開紙筆測驗,看看多元中的其他多元評量方法的施行狀況。

史老師得說實話:高中英文教師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做全面性的多元評量。那些學理的什麼portfolio、形成性評量、報告、口語問答,史老師當然都知道,但.....以史老師這樣專任教師有四個班,一班我平均算40個人吧,做一次多元評量,我則有40x4=160人次的「多元評量」要做。

我知道,專家學者會說,就斟酌採用幾個多元評量來做:有時候做做口語問答呀,有時候做做作業撰寫.。

但,不要忘了,台灣的家長、學生,特別要求「公平」。你再怎麼多元評量,最後的平時考查成績還是得出來。如果我做了一個人的口語問答,我得做至少一整個班的口語問答,這才能計算分數!

有人會說:「多元評量一課160人次也還好吧,理論上也是辦得到的。」

喔,那史老師用理論來回答您:非常有趣的是,多元評量其實就是要突顯學生不同的特質,以呈現他們在該學科(及各「元」)統合發展上的成長。這該是相當「個人化」的給分,看看學生的多元能力、看看學生這陣子學習以來的成長,然後給予評鑑......。所以,談多元評量,多半自然會引介形成性評量的概念......。

理論說完了。讓史老師認真問一個問題:假設史老師真的很閒可以慢慢進行多元評量,這樣「個人化」的平時成績考查分數,學生和家長們可以接受嗎?這可是可能會當成推薦、申請學校用的在校成績吔!

所以,平時成績上,多數家長可以接受的是紙筆測驗:量化,簡單易懂,有一致的標準。

有一致的標準,是很大的重點。

史老師不清楚陳超明教授試教的那一月用了哪些多元評量。評分的方式、結果又是如何?我當然就更不清楚了。但,想必該是全班性的進行吧。不然,真的遲早會被罵不公平的。嚴重一點,今天被投訴到教育局,隔天就上水果日報了(先投訴教育局才再告到媒體去,已經算是仁至義盡的爆料了!)。真是想出名的終南捷徑、出鋒頭的不二法門呀!

陳超明教授,以上種種都是所謂「台灣特色的多元評量」可能發生的問題吧。你知道嗎?

高中英文老師的時間有限,被告的機會無限。



談談測驗卷

此外,高中老師是有進度壓力的。壓力來自於,高三上學期一結束,就要考學測。要考什麼?嗯,紙筆測驗。

而學期內定期的紙筆測驗是檢視學生學習成效的方式之一。最淺白的概念當然就是:

你不考紙筆測驗,學生是不會唸書的!(丟筆)

咳,學理一點來說(正襟危坐),有唸過一點測驗評量的人會知道,如果教師在進行測驗後,針對考題本身及學生作答結果有一些初步分析,是可以促使wash-back effect的發生,協助教師理解自己教學上的不足及並提示改進方向。這,絕對對學生未來的大考,以及教師的自我成長有幫助。

所以,測驗本身至少教師是要審題過的;或,如果真的「不幸」使用了坊間測驗卷,在講解考卷完後,也該對試題難度和學生成績做整體評量。

因此,我的確是支持「老師考試,應該要自己出題」。當然,問題還是卡在英文老師是否能有足夠的時間自行命題。

學生不考試不唸書(再丟筆),所以老師看來每課得考個一次全面性的考題(含閱讀測驗、綜合測驗、文意選填等題型-->為因應學測的考法)。而每一課老師命題,絕對要4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以上那個4小時是保守估計:史老師的段考考題每一份都要至少二十四小時的總命題時數。

時間上實在不允許英文老師完全自行命題。所以,至少該做到使用題庫的審題,以及選用測驗卷的全面審視。這是教學現場的實務面。

當然,命題本身是有高深學問的,感興趣的人真的讓去看看一點英語測驗評量的書。

出版社的題目當然有瑕疵,有瑕疵就該澄清及修正......你們也知道的,史老師很愛寫信罵出版社......,好,我離題了。跳一下,回到主題。

對,我的確支持「老師考試,應該要自己出題」--只要時間允許。

但,陳超明教授的論證方式,我可是相當不以為然。

陳教授說「每個老師的教學方法都不同,為什麼可以統一用測驗卷的題目來考試?所以老師考試,應該要自己出題,而不是讓測驗卷在校園橫行。」

什麼東西叫「每個老師的教學方法都不同,為什麼可以統一用測驗卷的題目來考試?」

段考不也是同校同年級所有學生同一份試卷?學測不也是同年所有台灣高中生同一份試卷?如果話可以這麼說,高中現行的定期考查就不能辦;學測也更不用辦了!

陳教授,你的結論是對的,但你的原因不能亂講呀!

讓史老師學理上完整說一次:不論教師的教學方法再怎麼不同,每一課設定的學習目標該是契合課綱的!因為,依選用之教科書,英文教師都該有針對設定的教學進度及各課簡要的教學目標(有些學校是會要老師認真填寫相關表格的!)。不管老師怎麼教,設定的學生終點行為(獲得的知能)是得一樣的!能不能選用統一的試卷,根本和教師的教學方法無關!

陳超明教授,你累了嗎?你怎麼會有這種離譜的「論證」?你,不是也編了教科書了嗎?課程綱要,理論上,你比我熟才是!




什麼叫「英文好」?

如果大家以為史老師對陳超明教授的「異見」到此為止,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陳超明教授說:「現在學生英文考試全部都會寫,但要學生講一句英文,卻講不出來。」

史老師覺得陳教授的這句話很值得深思。

因為,我媽媽(對,就是史媽媽)說過一句意思非常像的話,只是主詞換成:「我」。

是的,史媽媽在一年多前曾對我這個當英文老師的兒子說:「唉,我以前英文考試全部都會寫,但我一句英文也講不出來,真悲哀。」

當下,我隨手抓了手邊的TIME,當期介紹歐巴瑪在黨內初選時,善用網路壯大聲勢的相關新聞。我請我娘親先讀文章的前兩段,讀完和我說一下大意。

我娘問了我四、五個單字;她隨後說的前兩段的大意大致正確。

史老師是這麼和史媽媽說的:「媽,你讀英文文章的能力很好呀。你的英文其實很好呀!」

史媽媽說:「可是我連一句英文都講不出口,哪裡好?」

史老師說:「那是因為你的生活環境不需要會說英文嘛!」

史媽媽是會計師退休,目前在家專心幫忙帶小孩。她不會說英文,但,她的會計師生涯的確用到不少英文--都是文書上的。

我不認為我的娘親,會因為「不會說英文」,而沒有「英文能力」。

到底,目前這些「線上」常發表英語教學議論者,對於英文在台灣的定位有怎麼樣的認知?

而這樣的認知,會決定我們設定的「高中生英文程度」到底該如何。

教育資源,學習時間都有限,在台灣不會英文,比不會英文來得重要嗎?

我們要想清楚,陳超明教授在景美女中看到的是英文學習能力前端的學生,不,很前端的學生。他當然可以大談聽說讀寫的整體加強。

但,一旦把眼光放到全國的高中生英文程度。我覺得,陳教授誤判了英文在台灣的定位。

這幾年來,陳超明教授從文學跨足到英語教學,我真的覺得僅管他到景美女中試教了一個月,他對台灣的英語教學整體方向似乎沒有概念。

這兩三年,他的名字常和多益的新聞一起出現。細節請點 這裡,還有 這裡

在多益相關的新聞的連結裡,陳超明教授以900分代表「菁英」的英文能力目標。

聽、說、讀、寫,以達成「菁英目標」的角度來看,哪一個比較重要?我們得很現實的問。

不熟悉多益的人去看一下題型,再想想這個問題。

史老師當然知道,理想的語文學習,聽、說、讀、寫,不該偏廢。但,務實面來看,如果英文能力真的和國際競爭力有關,而資源有限,台灣應比較強調的是哪(幾)種能力,可以得到最高效率?

近十年來,政府鋪天蓋地砸了多少錢在全面提升國人英文能力?國小三年級開始學英語、推廣全民英檢.、建置英語環境.......。以現況來看,史老師認定這十年的所作所為,以學生整體均質英文能力來看,是失敗的。

台灣到底是把英文的定位設在哪裡?在台灣,會說英文真的比會讀英文來得重要嗎?到底對多數的高中學生來說,什麼樣的英文能力才是最值得在短期內需要國家的資源協助學生先行完成的?

這值得陳超明教授深思。更值得大家來想想,我們對英文的語言政策的究竟是什麼。

對台灣的多數高中學生來說,怎麼樣的英文程度才叫做好?

請看著上面的英文雙峰現象圖,再深思。



總結

好,我們把話題拉回到陳教授身上。

我們先請小琥老師講評(戴頭套):「陳超明,你太令我失望了。多益的新聞你也評論了,高中教科書你也主編了,景美女中你也試教了,怎麼還會對英語教學、測驗評量的現況,說這麼外行、沒經過深思熟慮脫口而出的話。」

我們接著請小胖老師講評(好,我換一下頭套):「我一直在說,聽你們開歌,你們的分數我就可以聽出個七八成。恕我直言,你說你想了解台灣高中生學英文困境,你竟然是挑景美女中去看困境。坦白說,實在是很不恰當的開歌方法。我不是說你不會教英文,我是說,你現在要面對的問題在於你對台灣英語教學環境的了解程度不夠,但偏偏你又常在媒體上發表對整體高中英文教學的看法。這,自然也就決定了你能不能得到高中老師的認同。在你的論點裡,你是有機會的,但問題是你怎麼塑造它......否則你永遠只是得到少數人掌聲過後,大家也很容易就忘記的聲音。」

媽呀,我還真是會改寫小胖老師這種摸不著邊際的話呀!

陳超明教授,你知道你對台灣高中生的英文學習困境,一樣在說摸不著邊際的話嗎?

9 則留言:

  1. 謝謝您一直讓我上版面。
    我喜歡史媽媽那一段。

    因為J老師最近也懷疑起CAE/GEPT/TOEIC高分的價值。
    我們考過高級優級,英文就真的好嗎?

    職場上,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

    (史老師,你的留言板不能悄悄話,有點不方便,因為其實我想講你母校的壞話。呵呵)

    回覆刪除
  2. J老師:
    (1)我們是同一個研究團隊,讓你上版面我想也只是剛好而已!研究伙伴不是當假的!

    (2)史媽媽在家看新聞的時候,常常會發表一些想法,而且這些想法常常都有驚人的深沉意涵。你想想看,史媽媽在這樣的家居生活中,竟可以說出對英文教學有重大啟示的話。所以呀,古人說的沒錯:「良母興國。」

    呃,我連回覆留言都會跳梗。

    (3)Blogger是沒有悄悄話功能的^^|||。那你就勇敢說吧,反正史老師也從來沒對母校客氣過。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
      要動HTML的事,嗯,史老師不擅長呀!內建格式沒有,史老師就不會(這又是在得意什麼呢?)

      好的,有空史老師會研究一下的,感謝您。

      刪除
  3. 啊,我的記憶是「優」的。原來您的BLOG也鋪了這件事。.哈哈stan

    回覆刪除
  4. 「政治大學英文系教授陳超明說,decade是可數名詞,當然可以加s,一般常用「for decades」來表達「數十年」,而馬英九用「in the next decades」雖然比較少見,但文法上也沒有問題。」

    陳超明自己的英文程度是這樣子,你能期望他有啥高見?還不是在幫語測中心推銷英檢多益賺(黑心?)錢?

    回覆刪除
  5. 您好:

    首先,哈,史老師的這篇文章畢竟是2009的舊作,所以如果我們拿近期新聞來對照陳教授的英文能力,好像參照上對他有點不公平。

    不過,史老師得說,這個decade(s)的問題還真的是非常奇妙,我們不談政治,以純英文的角度來看一下大家是怎麼討論的。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超出傳統上大家認知的「文法」理念了。網路搜尋一下,有不少人把google 當語料庫,以google 法「證明」in the next decades是對的/或不對的。

    而且都相當有自信的「舉證」:「你看!連(誰誰誰)都這樣用」或「你看!連(XXX媒體)也這樣用」!

    而另一派則會說:「以數量看,和in the next decade 相比,in the next decades的用法就是比較少呀!」於是就會開始論證是不是該來個in the next few/several decades 的加字版。但另一派就會反擊說decade本來用單數的用法好像就是比較多,這樣google不準......,不然就是「我在美國/英國待過XX年,我就是這樣用...」。

    史老師只是想說:這種「語用」的問題,還是請從事語料庫研究的專家來分析比較恰當:牽涉的變數很多,但至少要注意的是,一個語用是否正確不是「比誰多」而已......呼,有機會再來深入談這個問題好了。

    啊,史老師大大的離題了。

    史老師還沒回應您的感嘆句吔!史老師先給您按個讚:您說的對!

    就算不用語料庫,以馬先生專訪時的回答前後文來看,陳教授說的for decades根本放不進去。陳教授對馬先生這句話的評論根本是亂答。

    呼,感謝您的回應,史老師下次會小心,不要離題太遠的。

    回覆刪除
  6. 以前在政大英文系不幸上過陳超明灌檔的課。他是我在政大英文系看到最會遲到而且上課花最多時間在唸課文的老師。你們有機會聽他說英文的話應該會大開眼界,英語發音之差的...

    他在課堂上很清楚的說過他覺得當中學英文老師就是一個眼界小世界小的工作,語氣間充滿鄙視

    看他現在為了沽名釣譽動不動發表中學生怎麼學英文和學英文有多重要相關的言論,真的是令人非常不舒服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位匿名的朋友您好:

      感謝您提供往日上陳教授課時的美好(?)回憶呀!

      沒錯,陳教授近期的言論完完全全反映出他對英語教學的無知,以及,對中學教師的看輕。但陳教授現在可是被少數媒體捧為新一代的英語教學權威呢!陳教授媒體能見度這麼高,當然要多虧了聯合報系的推波助瀾--好歹他的書多半都是聯經出版社出的!

      所以,這叫史老師怎麼能不藉這個blog好好說說他呢?

      不過史老師得說,陳教授的英語發音如何已經不是重點了,重點是他對英語教學實在是無知到一個人神共憤的境界呀!

      史老師想起很久以前說的話。

      真詐騙不可怕,假專家才真要命。

      感謝您的分享,也歡迎您再留言討論。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