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7日 星期六

郭岱宗教授,你的「好句子」和我的不一樣?!-評「翻譯大師教你寫出好句子(前一百頁)」

翻譯大師郭岱宗教授展現她的專長,出新書了。和翻譯與寫作有關。


在序裡,郭教授是這麼說的:「我們一開口、一下筆,英文造詣即無所遁形。」

繼上次史老師研究過郭大師教「開口」(發音)的部分,今天來談談郭教授教「下筆」的部分吧!這本書大致上可以在第110頁附近切分成兩大主題。110頁以後,主要談使用連接詞以及形容詞子句來拉長句子的表達方法。這樣練習進階句型、拉長句子,很好。

110頁後,很好。

史老師寫到這裡,大家應該察覺到有點不對勁了吧。前110頁呢?

對,這篇文章史老師的主力就要放在前110頁。

前110頁主要處理的是長句變短句。雖然郭教授沒使用這個術語,但簡單的說,前110頁談的是名詞化(nominalization)。



什麼是名詞化?

我們以本書封面的句子(書的內容其實也有)來舉例:

He doesn't like to be late, which makes many people trust him.

==> His punctuality wins people's trust.

如上面所示,把 He doesn't like to be late這個句子變成 名詞片語 His punctuality; many people trust him這個句子轉成 名詞片語 people's trust,再以 wins 作為全句的主要動詞。最終的結果就是這樣相對簡鍊的句子:His punctuality wins people's trust.

這樣的名詞化句型,的確是英文句子的一大特色。在前110頁裡,練習及代換的主軸都是名詞化。

原句經改寫,一如郭教授所說經過了「轉化過程」,變得「漂亮許多」。這,就是本書在傳達的「好句子」。但,史老師認為,所謂的好句子至少要達到這兩個要求:第一,結構、語意要完整; 第二,句子要清晰易讀。

以這兩個標準來看,書中的例子有些是很異常的;而且,本書前100頁隱含了一個很奇怪的寫作理念。我們依序探討。



結構、語意完整了嗎?

書中的練習題有這麼一個例子:

He never lies under any circumstance; therefore, his friends all hold very long friendship with him.

==> His unchallengeable honesty has won unshakable friendships.

直覺告訴史老師:本句的句意並不完整。我們對照一下 剛剛提的例句:

His punctuality wins people's trust.

差別在哪裡?「誰的」friendships不見了!? 史老師覺得friendships這裡名詞化的方式有點問題。當然,這只是依照上下對照句型發現的小問題,依經驗判斷而已。我們要有憑有據才行。史老師帶大家來翻翻字典,看看字典的說法是什麼。

就以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DOCE), 5th Edition 的詞目來看:

(GET/ ACHIEVE) [transitive]: to get something that you want because of your efforts or abilities SYN gain


win sb's approval/support/trust etc


>The proposal has won the approval of the city council.

這的確就像我們剛剛所說,如果沒有說明「誰的」,後面的名詞化並不合語用。感興趣的人還可以去翻翻 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CALD), 3rd Edition 以及 Oxford Advanced Learn's Dictionary(OALD), 6th Edition。

這樣的win 表達法,後方多半需要有「誰的」,來補足意思。

好吧,那把整句改成 His unchallengeable honesty has won people's unshakable friendships. 如何?

還是怪,這句子怎麼改怎麼怪。

原本郭教授的句子是語意單位不清,改過後的版本是文法句式對了,但還是「不太對」(休誇怪拐......)。有沒有不加「誰的」的改法?

史老師認為,問題出在主詞是非常抽象的特質(honesty),而people's 和friendships的語意相關性又不夠密切而造成的。那,怎麼改?字典上還有沒有相對應的句型呢?有,我們再看看LDOCE怎麼往下寫的:

(MAKE SOMEBODY WIN SOMETHING)[transitive]: if something, usually something that you do, wins you something, you win it or get it because of that thing


win somebody something


>That performance won Hanks an Oscar.


>That kind of behaviour won't win you any friends.

依LDOCE的見解,這種主詞為抽象意涵的句子,可使用 S win somebody something的句型。因此,我們把郭教授的原句改成:

His unchallengealbe honesty has won him unshakeable friendships.

好多了。因為,這個句型中的him可以補足後半語意的概念。史老師知道,有的讀者會認為,以上都只是史老師依賴單一字典的片面之詞。

史老師為大家整理其他字典的類似句子:

1. Merrian-Webster's Advanced Learen's English Dictionary(MALED), 1st Edition:

>His perseverance won him the job of his dreams.

2. 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MED), 2nd Edition:

>His atheletic ability won him a sholarship to a good university.

看了以上的說明,各位不覺得郭教授原本的改寫法並不是好句子嗎?不,該這麼說:郭教授的改寫法,在語意和句型層次上都有問題。可以說,不完全算是對的句子。因此,坦白說,史老師覺得翻譯大師舉了一個很糟的例子。

但,還不是最糟的。



結構、句型對了嗎?

我們來看看第52頁的改寫後句子: The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and disappearing icebergs alert global warming.

依原改寫句子,這裡的 alert 是指「透露警訊」。(各位讀者真抱歉,史老師這次再度是在書店站著看完這本書的,有些句子的原句沒抄到......=..=)。請大家再看一次這個句子:The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and disappearing icebergs alert global warming.

史老師得說: 郭教授,你確定alert 可以這樣子用嗎?

或著,我們委婉一點的說:alert 這樣子的用法很常見嗎?我們還是先看LDOCE:

alert

1. to officially warn someone about a problem or danger so that they are ready to deal with it :


>The school immediately alerted the police .


2. to make someone realize something important or dangerous


alert somebody to something


>campaigns to alert the public to the dangers of HIV

>An anonymous caller alerted the police that a bomb was due to go off.

到目前為止整理一下句型。 依LDOCE的說法,alert 的句型有:

1. alert somebody

2. alert somebody to something

3. alert somebody that S V

看完上面的整理,嗯,史老師換個方法再說一次:郭教授你確定你的這個句型是這正確的?嗯.....很常見?亂懷疑別人是不好的。因此,史老師查詢了 前文提到的所有字典 (CALD、OALD、MALED、MED),以及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 5th Edition,通通都沒有收錄 alert something的句型。這代表什麼?

史老師認為,上述這些字典已經算是相當主流的字典了。

容史老師完整的再問一次:上述這些字典已經算是相當主流的字典了,如果它們都沒有收錄這種用法......這代表什麼?

不管是什麼,總之郭教授的這個句子不會是「好句子」!

大師,這是一本教人寫好句子的書,適合出現的句子嗎?



名詞化句型改寫的困境(之一)

史老師在前文舉了郭教授自己寫的兩個例句來延伸探討,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一個共同的現象?史老師在談的都是主要動詞(win/ alert)的表達法。

名詞化句型是英語句型的特色,的確值得學生演練。但,這樣子的練習,是得建立在主要動詞的正確使用上。

我們來複習一下前面提到的東西:

win (如果前方主詞為抽象名詞):

1. win sb's N

2. win somebody something

alert

1. alert somebody

2. alert somebody to something

3. alert somebody that S V

因此,史老師認為郭教授這兩個句型的改寫上,是「操之過急」了。用句法學的術語來說,郭教授在使用win和 alert改寫時, 這兩個字不論是以 c-selection(catergory selection)還是以s-selection(semantic selection)的角度來看,都頗有問題。

連郭教授本身改寫的句子都有疑義了,要怎麼去教學生這樣的句型?

沒有正確的主要動詞表達法,哪來好的句子?

此乃本書前半名詞化句型的困境之一。



名詞化句型改寫的困境(之二)

名詞化句型的改寫困境還沒完。

我們先列出幾個郭教授在前一百頁寫出的最後成品「好句子」。來看看這一百頁左右的內容透露出什麼隱含意義?

P52 The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and disappearing icebergs alert global warming. (先別管前面提到的句型錯誤吧=..=+)

P63 His reluctance to face reality and assume responsibility has minimized his popularity.

P73 His reluctance to marry or commit himself to her has driven her away.


P78 My reluctance to attend the meeting or go to Taipei has irritated him.


P98 His indescribably profound love for her has been rejected.

寫到這裡,大家知道史老師要說什麼嗎?請回頭看一下史老師好句子的定義第二點:句子要清晰易讀。還是不知道史老師要說什麼?好,史老師替大家把這些句子的主詞標起來:

P52 [The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and disappearing icebergs] alert global warming.

P63 [His reluctance to face reality and assume responsibility] has minimized his popularity.

P73 [His reluctance to marry or commit himself to her] has driven her away.


P78 [My reluctance to attend the meeting or go to Taipei] has irritated him.


P98 [His indescribably profound love for her] has been rejected.

認為這種頭重腳輕的句子是好句子的讀者,麻煩舉一下手。

郭教授在一連串的句子改寫後,認定這樣的句子是好句子。

請大家好好想想:這種「大頭」的句子好讀嗎?算是好句子嗎?

史老師會在文章一開頭直接用術語「名詞化」的原因是:這種改寫法請大家去看看native speaker 寫的寫作修辭書吧,多半都會有章節談nominalization!而名詞化主詞有大致的原則:長篇名詞片語當主詞的句型多半會被認為「比較正式」;但如果不合英文句式 end-weight原則,則這種句子要避免。

什麼叫end-weight?就是指一個英文常規句子應是謂語(predicate)長度大於主語(subject)長度。

修辭書甚至還會有專章處理,教人把這種主語遠大於謂語的怪句子改寫成「正常」的英文哩!怎麼怪句子在郭教授的寫作裡成了「簡潔有力的句子」?

句子是簡潔了沒錯,但史老師看了這麼大的主詞,反而四肢無力了。

告訴學生這種大頭句是好句子、更教他們一步一步寫出這種句子,史老師想到就要虛脫了。

例句不當,是會誤導讀者的。史老師要強調,這種名詞化的句子不是不可以寫,而是在謂語長度超短的情形下,這種主語超長的句子實在不是好句子!郭教授的例句,似乎有必要好好重新調整了。

想想如何增長謂語是一個不錯的思考點。



總結

又到了尷尬的給分時間。說了這一大串,我該給這本書的前一百頁一個分數才是。

坦白說,我不知從何給起,我給不下手。畢竟這是翻譯大師的作品。

想想史老師前面提的好句子兩要件吧。你想給這前一百頁多少分呢?

大師,你也給自己打個分數吧?

「我們一開口、一下筆,英文造詣即無所遁形。」

說的真好。

21 則留言:

  1. 有二個錯誤。(一個格式,一個錯字)
    另外,我還提供下一篇文章結尾跟讀者的互動方法。

    以後跨校,我還是可以當你的RA 哦~~

    回覆刪除
  2. 哈,已修訂完畢,感恩。記得,不論你身在何方,都要記得JS研究團隊的組隊精神(if any=..=+)呀XD

    回覆刪除
  3. circumstance打錯了嘛?

    這個有點難,看是看得懂,不會用。囧rz
    高中應該沒學這個吧!(汗)
    我可不希望回去拿空英是芒刺在背~~~~
    畢竟按摩券還沒用完=ˇ=...

    後一百頁加油!!XD

    回覆刪除
  4. 哈,真的打錯吔,感謝協助校對XD
    史老師在句型概念分析上,的確是用了些語言學的概念,高中真的沒教這個。
    但......重點是,alert、win都是很基礎的動詞。拿這兩個字為自己的書造例句,難道不該嚴謹些嗎?難道大師的語感無法指引她寫出正確的句子嗎?難道翻字典查證有那麼難嗎?
    再者,一本書裡有一半的篇幅是在變相鼓勵寫「大頭」的句子,這樣子的書是好的「教人寫好句子」的書嗎?
    坦白說,這篇文章史老師我已經寫得非常之含蓄了。我還沒把書上的廣告詞一一列出來對照與批評。
    很客氣了。
    至於後一百頁?嗯?看了前一百頁的理念,你還會完全相信後一百頁的東西嗎?

    回覆刪除
  5. 最近升高三的學生都一直來問,老師你要不要幫我們買複習參考書?你可以推薦幾本給我們嗎?我心裡想:你把課本讀好,平時考卷觀念釐清,基本上學測也不會考太差才是。參考書上又不見得是完全正確的.....,但...想問史老師你有發現現在市面上有好書值得學生購買複習以準備高三學測嗎?他們自己去買的,我又覺得根本不適合他們,因為太難,他們都看不懂,唉!!!總到這時才要來著急。B老師

    回覆刪除
  6. 哈,複習參考書的部分,史老師沒什麼特別的想法,多半只先要求他們把課本的東西搞定再說。如果真的要加強的人,則是建議找點題目來寫寫、多讀些文章就是了XD~

    回覆刪除
  7. 恩嗯 i have the same opinion. Miss B

    回覆刪除
  8. 不認識郭教授的史老師,我建議你親自走一趟淡江大學, 聽聽郭教授的課, 最好再當面跟她用英語對談,再確認「我們一開口、一下筆,英文造詣即無所遁形。」這句話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z5vns9SsMQ
      哈 這裡有他的演講~~我有看到
      我雖然喜歡郭老師~~但並不代表 他的英文是很標準的八.......
      你看他的演講 有覺得他腔調像老外嗎-.-
      我買了她很多書 但後來發現 他的發音跟腔調根本很台灣阿
      只是聲音比較好聽阿...而且講的內容 不都是她書裡面寫的東西嗎 ..........
      或許老師被很多單字 有很多經驗........
      但是從他的書裡面 我覺得他的發音跟文法概念 需要加強......
      我其實也蠻喜歡他的 他有讓人想念英文的魔力
      但他出的書 很多文法有問題 然後他很多書都錄他的發音......但是不代表他的發音是正確的 -.-....

      刪除
  9. 您好:
    感謝您的指教。

    如果教人寫出好句子的書,書內的動詞句型錯誤,句型樣式明顯頭重腳輕,這本書恐怕寫作的基礎理念是有問題的。或者,史老師該說,「至少」不適合沒上過郭教授課的學生來讀。

    所以,史老師只針對「書」的內容來談。

    換個角度來想,一般讀者想藉這本書學下筆的功夫,其實不就是期待不必和郭教授「當面跟她用英語對談」,只讀這本書就可以學到下筆的能力嗎?

    但這本書傳達出的理念有問題,這樣的書不就是一本「不適合教人寫出好句子的書」了嗎?

    所以,史老師只談「書」的內容呀!

    大家可以多推敲一下前面舉的書中例子,再想想吧!

    回覆刪除
  10. 史老師你好,你認為書在輸入錯誤訊息給讀者,但事實上書不會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你的評論也很犀利,觀察非常之細微,這對學識淺薄的學生實在是件意外的驚喜。
    不管這幾本書的理念在於只給那些只想靠書學好英文的讀者與否,只要你認為這是在英語教學界上一件嚴重的事情,你更應當跟郭教授反應吧?
    像你這麼聰明絕頂的人怎麼會沒想到呢?你明明就知道郭教授在教學界的影響力遠勝於你,你認為打在你的部落格,教學界的風氣與結果就馬上依你改變?你如果直接了當跟英語教學界之首反應不是更有效率(快速)?
    你在這打的意義何在呢?不直接當面反映,(你寄信跟她反應了嗎?)你是想告訴世人真正厲害的老師就在這?我不是反對你的作為或長才,而是我覺得你這樣做一點也不偉大、光明磊落。
    我看了你的文章受益良多,但不太舒服。你這幾篇批評文章我感覺不出你是為教育界擔心,你是針對郭老師個人。依我之見,你只是想要郭老師難堪而已,你對於郭老師今日的成就持酸葡萄的心態。
    你個人的立場是對的,但你似乎全面否定郭教授的實力這點,讓我覺得你寫批評文章時也帶入不少個人因素。

    另外,你說語言學?那真的是你的專業嗎?還有,什麼是「名詞化」?我對你所認為的名詞化很懷疑,你如果專業不是語言學科(沒從事相關研究而是只修過幾門入門課),就別把它引入你的文章。不然很有可能成為你文章的罩門。

    回覆刪除
  11. 這位匿名的朋友您好:

    史老師先回答名詞化的問題。您可以查閱相關寫作書談nominalization的章節,當然,也可以試著用搜尋引擎輸入 nominalization + subject 大約可看出一些端倪:主語過長的句子,在英文句構上是特例,而非常態。

    接下來,再快速回答您的一個問題:史老師的確有寫信給郭教授。但沒有收到回覆。

    第二個要快速回答的問題:史老師真的是替英文教育界擔心。

    史老師之前就提過了,郭岱宗教授她的口譯能力,史老師從來沒機會見識過,沒有立場評論。但她以「翻譯大師」的名號出了相當多的基礎英文能力教學書,史老師只覺得得讓其他人知道,其他相關的能力,郭教授是沒有資格進行教學的--因為其中相對應領域,真的很基礎的理念都是不正確的。

    該這麼說吧,「出書」是件太特殊的事。

    這些文章會一篇篇寫出來的最主要原因是:能見度高的教授,出了教人英文各項能力的書;有多少人是衝著她的名號去買的?她說的對嗎?

    至於酸葡萄?哈,您言重了。這種推測您大可不必有。史老師比較不客氣的說,郭教授的能力和地位並沒有辦法引起我酸葡萄的心理。

    最後一個很尷尬的問題來了:語言學是史老師的專業嗎?史老師知道學的不夠,但談英文教學方面所需使用的語言學理念,史老師自覺的還算過得去的,而且目前仍在自修中。所以,史老師在使用任何術語前,都會有大致的解釋或英文原文,讀者可以利用相關資訊進行再次查證。

    嗯?怎麼回答起來沒有太尷尬呢?因為有點尷尬的問題在後面:

    如果您去看一下郭教授的學歷、發表論文(http://www.tflx.tku.edu.tw/info/116),您會認為她有專業能力教(同步)翻譯、發音、文法、寫作嗎?

    可見得,問題不在於學歷。問題在呈現出的能力。

    感謝您的留言。也歡迎您繼續討論。

    回覆刪除
  12. 曾是您的學生 草菇2011年10月30日 晚上11:27

    史老師!!我忘記我以前是否問過您 總之,我想知道李家同的書建不建議買或參考呢!!
    李家同<>

    回覆刪除
  13. 曾是您的學生 草菇2011年10月30日 晚上11:29

    我是指--->李家同(專門替中國人寫的英文學習書)

    回覆刪除
  14. 喔喔喔:

    其實呢,李家同教授的這個文法書(多半都是和其他人合著的),編輯邏輯是比較接近早期部編版課本 「文法-翻譯」 取向的教學法。因此,這一套文法書在中級之前花了很大的篇幅練習各時態否定句、疑問句的形式,對有心練出一點正確基礎時態樣式的人來說,是有點幫助的。

    至於高級本,嗯,史老師就沒看過,沒辦法給什麼建議了。

    回覆刪除
  15. 史老師,這篇文章發表很久了,但我剛剛才看到。在我看來,郭老師這本書中還包含其它錯誤。我只是個學生,不敢妄言。在這裡分享觀點,一來想聽聽您的看法,二來想鼓勵critical thinking,就算是權威人士寫的英語,也要批判看待。以下是我在本書中發現的幾個錯誤:
    一、用詞錯誤
    (1)P68,His reluctance to communicate or smile with people has minimized his popularity.
    錯誤:smile with people應該不對吧?應該是smile at people。
    (2)P155, His reluctance to work or study has collapsed his self-esteem.
    錯誤:Collapse是Vi,後面不應該跟名詞。

    回覆刪除
  16. 二、搭配(collocation)錯誤
    P55, The increasing freedom and decreasing judgement of young people reveal certain defects of our education.
    錯誤:decreasing freedom很奇怪。我在Google中輸入“decreasing freedom”,只找到了一條結果。也就是說,只有一個native Speaker用這個詞在網上發了文章,即,這個搭配不符合英文習慣。我覺得用Poor judgement會自然一點。

    回覆刪除
  17. 三、頭重腳輕(最大的問題)
    我是大陸人,所以郭老師的書我只看過兩套(包括文中提到的這本在內)。但是僅僅在這幾本書中,我就發現,郭老師寫的句子中主詞都非常長。我4800的肺活量讀下來都要喘不過氣了(開玩笑)。書中很多句子,其實把主詞後置,效果就會變好很多。為說明觀點,我不過多改動原文,只稍加調整。如:
    (1)P126,The lucid air, magnificent sceneries(個人認為應該用單數) and sapphire ocean of Kenting released my tension.
    改動:(助詞太長,所以後置) My tension was released by the lucid air, magnificent scenery and sapphire ocean of Kenting.
    說明:這樣不僅不顯得頭重腳輕,而且還會讓讀者記住最關鍵的信息——air, scenery and sapphire.
    (2)P63,His reluctance to face reality and assume responsibility has minimized his popularity.
    改動:His popularity has been damaged by his reluctance to face reality and assume responsibility.
    說明:同上。主詞太長,最好放到句子右邊。
    不過我們應當注意,英文應該多用主動語態(active voice)所以,句子2也許可以改成:His popularity has diminished because he evaded reality and responsibility.
    (3)P73 His reluctance to marry or commit himself to her has driven her away.
    改動:She was driven away by his reluctance to marry or commit himself to her.(原理同上)

    回覆刪除
    回覆
    1. 說實在的,兩個句子都很做作,所用的動詞也不太正確。

      刪除
  18. 四、結論
    1.值得肯定的部份——“人物+動作+人物”的理念。
    郭老師的句子,符合簡明英語(Plain English)的原則——“人物+動作+人物”的句子結構。如果運用得當可以讓句子變得簡潔有力。如:(1)Sickness forced him into early retirement.(2)The disease compelled him to drop out of school.這樣的句子,乾乾淨淨,一詞不多,一詞不少。值得學習。
    但是,這樣的句子的前提是主詞不能太長,郭老師似乎爲了求此句型而刻意為之,導致有些句子很wordy。主要體現在主語太長。而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把主語移到右邊來,或者適當改寫句子。
    2. 批判看待名人——作者也會翻用詞錯誤。
    我在以上幾條評論中指出了書中的幾處錯誤,加上史老師文章的幾點,應該足夠引起大家的注意。其實在郭老師的書中,我還看到了別的錯誤,不在此一一列舉。希望大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史老師,學生學習英語時間不夠,認識難免淺薄。以上幾點,我要是犯了什麽錯誤,還請指正!謝謝!
    最後祝您新年開樂,家庭幸福。

    回覆刪除
  19. > The lucid air, magnificent sceneries(個人認為應該用單數) and sapphire ocean of Kenting released my tension.

    You can only "release" what you hold (as hostage, prisoner, etc.,)

    (2)P63,His reluctance to face reality and assume responsibility has minimized his popularity.
    The same reasoning. Only "he", not something or somebody else, can minimize his popularity.

    The sentence is better rewritten as: He has minimized his popularity by his reluctance to face reality and assume responsibility. or His reluctance to face reality and assume responsibility has reduced his popularity to the minimum.

    回覆刪除